中国的榫卯被日本大师发挥到极致,木构的玻璃大楼震撼人心!



 一座现代化的木结构大楼 
当东方工艺遇上西方文明


在现代化发展中,
中国人丢失了很多宝贵的传统工艺。
对传统工艺最好的保护,
并不是把它划归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是让它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木作中榫卯工艺


在3年前,
就有一个日本人“偷师”中国榫卯原理,
在瑞士建造了一座全木结构大楼。


Tamedia办公大楼施工过程


这个日本人不是别人,
而是2014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坂茂。
父亲是丰田员工,
母亲是高级时装设计师,
但小时候的坂茂却想成为一个木匠。


日本建筑师坂茂


后来,
他为苏黎世一家传媒公司设计了
Tamedia办公大楼
它也成为了瑞士最大的木构建筑。
 

Tamedia办公大楼外观


如果你只看外表,
绝不会认为它是个木建筑。
现代化的玻璃幕之下,
隐藏了一套设计精巧的木结构。


木结构支撑起了整个大楼


竖向和横向结构相互搭接,
采用的是木楯衔接工法。


木楯衔接工法示意图


各种木构件的拼装,
需要人工和机械的配合。
虽然不用胶水和钉子,
却可以组成抗震良好的结构。


复杂的木结构组装过程


木头框架成型后,
再装配楼板和玻璃墙面,
基本结构就完工了。
这就是栋一万平米的木格子屋。


组装楼板


完工后的室内照片


为了建造这座大楼,
花去了2000立方米的云杉木。
所有木结构全部为实心木材,
可以抵挡一小时的燃烧。


实心木材的防火性可以满足当地消防要求。


为了抵抗冬季的严寒,
建筑采用了双层玻璃表皮。
玻璃空腔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从而降低大楼的运营成本。


玻璃幕墙之间形成保温空腔


一部分空腔还作为休息区。
因为外层玻璃并不是固定封死的,
当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开启,
封闭的休息区就变成了观景阳台。


外层玻璃可开闭


在大楼的中厅里,
还摆放着他设计的标志性纸家具。
细细的纸筒通过一定组合,
完全可以承担一个成年人的重量。


坂茂设计的纸质家具也应用在他做的建筑中


虽然坂茂来自日本,
但看得出他对当地风貌的尊重。
大楼保留了欧洲沿街公寓的比例:
七层楼搭配双坡小屋顶,
维持了与邻近建筑相似的轮廓线。


与临近的建筑形成一体


屋顶部分也被玻璃幕覆盖


除去坡面,其它空间可以正常使用


这是个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大楼。
它轻盈、通透、明亮,
又很有自然气息,
静静地融入到了苏黎世河岸中。


交通空间跟玻璃空腔结合布置


与许多才华横溢的建筑师相比,
坂茂显得非常低调。
这种东方人特有的内敛含蓄,
也展现在了他的建筑中。


Tamedia办公大楼夜景


他就是靠这样的小清新风格,
赢得了国际上的肯定。
在这个项目建成几个月后,
他获得了2014年的普利兹克奖。


坂茂照片


他还创立了非盈利组织VAN团队,
为世界各地灾后提供临时避难所。
易于搭建的轻盈“纸建筑”提供庇护,
也成了他的个人标志。


先后在08年的四川大地震、10年的海地大地震、11年的311东日本大地震中提供援助。下图为成都华林小学纸管过渡校舍。


其实在90年代东京房地产泡沫后,
日本建筑业经历了大萧条。
这次沉重打击让建筑师重新思考,
也催生了现在的“小清新”——
兼顾经济性、简约美学又不失人文关怀。


坂茂在西班牙设计的IE商学院纸质阁楼,只用两周就完成。


坂茂曾经这样跟别人说:
作为一个建筑师,
我设计了美丽的建筑物。
但同时,建筑师应该有社会责任。”


建筑师永远是个艰难的角色——
回顾历史、体会当下、面向未来。
当中国建筑师在面对种种挑战时,
是不是也应该更有勇气和担当?



文章转载自@AssBook
部分照片来源Didier Boy de la Tour



追寻建筑大师之路,完善留学作品集
加入艺界ArtScope名师作品集点睛
—— 8周作品集精英冲刺计划
详情请咨询公众号后台

艺界 | 让精英导师为艺术精英圆梦!

点击“阅读原文”,认识艺界建筑相关导师